| 索 引 号: | 0000000000/2025-006774 | 发布时间: | 2025年06月18日 11:09 |
| 来 源: | 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布机构: | 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 内容概述: | |||
| 访问量: | |||
类别:B
签发人:李炯
汉市监函〔2025〕265号
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对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226号提案的
答复函
胡泽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建议》(第226号)收悉。现结合我部门工作职能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在保障现有经营主体活得久、活得好的同时,努力实现新增经营主体数量多、质量高、结构好,推动全市经济扩量提质。今年以来,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1.74万户、同比增长3.55%,完成“个转企”295户。经营主体总量41.64万户,居全省第二位,其中企业6.82万户、个体工商户34.12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991户。其中,全市大型企业仅20余户(省上统计反馈),其余均为中小微企业。
一.持续深化准入准营改革,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
一是全力推进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指导各级注册登记窗口严格依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一制作的登记文书和提交材料规范要求办理审核登记,实行经营范围标准化登记,)确保登记数据规范、准确和完整;会同行政审批等九部门以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为基础,在各级专窗制作企业开办、变更、注销、简易注销、迁移五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办事指南,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登记;严格执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及其实施办法和名称禁限用字词相关规定,名称自主申报和登记事项一并办理,全面落实名称登记告知承诺制;严格执行登记实名制工作规定,坚持“一事一人一认证”;严格执行股权变更个人所得税凭证查验;积极开展受益所有人备案;不断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的全程电子化应用场景,全年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签章完成登记、查询的达20%以上;及时组织召开防范集群注册登记风险集体提醒谈话会,有序推进集群注册登记试点工作,确保既“放得活”又“管得住”。二是积极推行市场监管领域“证照联办”。积极推进“食品”“保健品”“工业品生产”“特种设备生产设计”“特种设备生产制造”“计量”“检验检测”等证照联办改革措施落实、落地。截至目前,食品生产、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计量标准器具核准等共计14个事项一并可通过“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同时申请,实现市场监管领域内行政审批事项一网申请、证照联办。三是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持续提高服务效率。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开办“小时办”高效审批服务新模式,通过“精准把控办件时间、制发开办企业大礼包、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辅导、大厅综合集成服务”等措施,将企业注册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用工参保登记等9个事项从1个工作日办理时间压缩至5小时办结,自“小时办”启动以来,已有5598户企业通过“小时办”模式开办,为企业节省办件时间2799个工作日。探索引进DeepSeek数据模型升级AI政务服务员“汉小美”,为企业群众更加高效的政务服务,目前,已完成对注册登记、企业年报等业务知识的学习,预计将于近期正式对外开放。
二.倾情倾力帮扶,助力民营经营主体纾困解难求发展
一是党建引领,护航发展。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开展“立足职能,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市场主体工作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全市建成镇(街道)市场监管所“小个专”党建工作指导站178个,实现了党建工作指导站100%全覆盖。全市系统选派“小个专”党建指导员328名,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等问题130余件,从党建和生产经营两个方面帮助企业提升水平,纾困解难。二是精准分型分类帮扶,助力个体工商户发展。按照“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和“名优特新”三型四类标准,初步完成了对全市34万户个体工商户的完成成初次分型分类工作,其中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分别为20余万户、2万余户、近万户,“名、特、优、新”分别为119户、159户、182户、43户,为后续精准帮扶打下了基础。三是持续推动“个转企”,激发市场新活力。会同市行政审批、财政、税务、人社、金融监管等15个部门,结合各部门职能及我市实际制定出台了《汉中市扶持“个转企”十条措施》,囊括税费政策、发放转企奖励补贴、解决转企融资难题、增强用工社保帮扶、推进知识产权助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等各项惠企政策。从“转前”精细培育、“转中”便捷登记、“转后”接力服务三方面,全力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
三.提升监管效能、强化质量服务,助力新质生产发展
一是健全新型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效能。全力推行“信用+双随机”监管、跨部门综合监管、“一业一查”、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等监管改革。全年各级各部门共开展年度双随机抽查1713批次、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占比较去年提高30.2个百分点、综合抽查率4.9%,全市系统依法查处各类市场违法案件1012件,其中不予处罚99件、减轻处罚624件、从轻处罚272件。二是全面开展各级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全力扫除一切制约经济发展的政策障碍。全年审查清理涉及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75件。三是强化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建成线下服务站点42个,“汉质享”NQI云服务平台入驻企业及机构达到670家,全市企业首席质量官127名,实现了重点产业园区全覆盖,为企业提供质量服务1698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8个,消除安全隐患29个,为企业节约成本费用320万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动能,全市现有有效发明专利1301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371件)同比增长16.9%,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091件;促成商标、专利质押融资贷款5件7732万元,为小企业融资开辟新路径;汉中市玻璃生产加工产业成功申报国家级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汉中市两家民宿分获国家最高级“五钻”和“四钻”民宿服务认证。
关于您提到的有关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负担过重,疫情后的市场经济萧条,人才紧缺,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以及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5个方面的建议,我们高度重视,将结合职能职责,多措并举,持续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一是持续优化准入与营商环境。破除市场壁垒: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保障“非禁即入”原则;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简化企业办事流程。降低制度成本: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探索“首违免罚、轻微免罚”柔性措施,减轻企业负担。二是强化监管与服务。规范收费行为:落实《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开展涉企乱收费专项整治;创新监管机制:深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信用优质企业免于抽查;完善信用修复通道,助力企业重塑信用。三是精准赋能发展。破解融资难题: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激活企业“无形资产”;提供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项贷款及贴息补助;推动质量升级:开展中小企业质量素质提升行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工具,推动降本提质增效;四是保障公平竞争。整治不正当竞争:严打恶意比价、虚假宣传等行为,开展“守护知识产权”执法行动;破除地方保护:清理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的行为,保障民营企业平等参与市场。五是专项培育支持。“个转企”扶持:建立培育库,提供审批、税费减免及金融支持等若干 项举措;专精特新培育:加强政策申报指导,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创新能力提升以上措施通过优化准入环境、创新监管模式、强化金融赋能及专项培育,系统性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6月18日
(联系人:陈正盛,电话:2538139)
|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 |
|
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25年6月18日印发 |